IEG创新研讨会实录“当IT行业遇上创新”
中国现在正在从一个制造大国提升成为一个创新的大国,这几年国家也在强调企业要创新,国家要创新,个人也要创新,那创新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企业才叫创新的企业,什么样的企业,才是一个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企业。
IEG发展近十年,主攻研发和创新领域,十年期间,IEG做了什么,研究了什么,像成为行业领军的三星和苹果,他们是怎么做的,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成为行业中的一匹黑马呢?在涉及IT行业的多个案例中,IEG总结出几点最为核心的创新方法:
一、 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考
设计思考第一以人为本,要有同理心,就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第二是观察,用眼睛看,耳朵听。通过4个阶段“探索、定义、发展、实行”,10个步骤“背景调查、观察与访问、同理心地图、情景故事、设计观点(POV)、如何改善(HMW)、创意方案、情景故事、原型展现、测试与改善“整合呈现。
如乔布斯所言,我们要去摸去问去尝去看去想去闻去吃,才能真正把握到客户心里真实的想要。即现场观察,同理心潜隐观察,自我资料收集。
当IT遇上Design Thinking:乔布斯在做产品时不只有天马行空般的设计思维,还需要通过Design Thinking洞悉客户内心真实的想要,乔布斯认为创新来自于客户那些没有说明的需求。他在设计时整个人置身于Apple的组织里面,并大量使用质量改善的方法,做了一个主要的创新——市场上前所未有的核心服务,即让你赚最多的钱,比如:我们在美国要看棒球、足球节目,就要付钱给频道供应商,因此三星针对这个问题推出一个新的服务,客户买三星LCDTV就不用付费给供应商,但是服务和LCDTV要绑定两年,与签约手机相似,这是三星做出的创新。由此可见一流的企业卖专利和创新,二流企业卖产品,三流企业卖苦力。
二、 专利布局
怎么样做专利,专利的目的在于降低风险,增加筹码,布局未来。我们最需要专利的时候是在量产的时候,中国也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内容。有过发明专利的人都会觉得专利说明是世界上最无聊的文件,都是法律文书,所以中国的企业在这方面由于不重视,而外包给他人写,导致问题发生。其实专利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不能假手他人,同时撰写时必须要有布局的概念,否则即使有五个专利,也都是垃圾,你的专利虽然没有授权给别人,但是你交给别人写,没有涉及到专利布局,即便一纸诉状告侵权也没有办法来维权。未来,专利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三、 TRIZ:
粹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TRIZ)是俄国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 Altshuller)分析20万个专利所创的原理。TRIZ是系统演进的科学,以系统演进原理和成千上万科学家、发明家的实务经验为基础发展形成。
TRIZ可以帮助我们去解开一些比较困难的事情,可以帮助我们绕开心理惯性,那么心理理惯性是什么?很简单,如果汤太咸了,我们会加水,为什么会加水?因为长辈告诉的,因为经验告诉的,这就是心理惯性,所以是创新最大的杀手。
比如西瓜怎么选,可以用手拍,可以用刀切,但出现了“拍瓜”这个软件就是创新,它的发明者仅是个高中生,他搜集了一些声音样本做成声谱的评判标准,可为什么只有他想到了,因为我们对很多事情都已经习惯,而他还具有创新能力,现在这个软件就在APP,专利使用权给了APP,以后还可以继续被改善,比如拍婚,测喜糖,验尿验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IT界的心理惯性小笑话:
IBM的执行长,他在50年代的时候认为全世界的计算机市场只有几台,因为一台计算机占地过大; 1981年比尔盖茨,认为对任何人来讲,640K的内存够用,但现在我们以G、 T计算; 1989年爱迪生认为研究交流器,只是浪费时间,因为那个时代都是直流电;爱因斯坦认为原子不能被破坏,所以不会有核能电厂……我们认为这几位都非常伟大,但当时他们讲的话很可笑,所以如果我们在这个年代没有冲破心理惯性也会跟他们当时一样可笑。
四、 IT创新故事:
摩托罗拉做了60年,从1993年开始为什么摩托罗拉会衰败,虽然原因有种种,但不可否认摩托罗拉也是成功的,因为它的管理创新,所以到今天也没有人相信摩托罗拉在去年卖给谷歌卖了125亿美金,纵观中国历史,没有一家公司衰败了之后还可以卖如此高价,100多亿人民币。
全国第一个CT(核磁共振),也是最好的CT是GE的两位工程师所做的,IEG姜博士在2005年到美国去问他们怎么会把新产品做得这么成功,答案是因为他们使用创新方法,中国如果都是拷贝,是没有办法做产品创新的。
那三星和苹果到底在做什么,服务创新。这两家公司,基本上是三星学苹果,最近因为乔布斯的离开,三星发展良好,但如果苹果还在乔布斯的领导下,三星或许不会有这么好的发展机遇。三星和Apple提出的创新,我们叫service innovation。
以上的内容结合创新方法和例子展现了当IT遇上创新时,不同的应用情况。乔布斯告诉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提供价值,乔布斯绝对不做泛泛的调查,他喜欢直接找答案。他不是去问而是去看,看你为什么不买我的东西,不跟我做生意,乔布斯关注的是客户不说,不做,不动的细节。他花了三年的时间到意大利,在斯坦福大学学习中国书法,乔布斯一生都在学习,不断的学习,所以才非常具有创新精神。我们的确在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我们也需要把客户的需求进行细分,才能够提供不一样的客户不一样的创新产品,创新服务。